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噪声污染日益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身心健康。一些国家通过出台针对性法律法规、绘制城市噪声地图、安装科技降噪设备、增强民众文明意识等方式,努力降低噪声污染,积极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德国 特色的“安静时间” 记者 张慧中 在德国柏林租住房屋,租赁合同中通常包含着房客应在“安静时间”避免产生噪声的规定:周一至周六,“安静时间”为下午1时至3时、晚10时至早7时;周日及公共节假日的全天时间。 “安静时间”是一项具有德国特色的规定,各联邦州有差异,但差别不大。如果邻居认为有住户在“安静时间”制造噪声扰民,可以向该住户直接指出或报警。根据情况不同,相关住户可能会被处以警告、最高额为5000欧元的罚款,甚至被起诉至法庭。因此,绝大多数德国居民在“安静时间”严格遵守规则。 在噪声治理方面,德国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技术措施。德国1974年通过的《联邦排放控制法》,本着“污染者买单”原则,对交通、工业、邻里、移动机械等4项主要噪声来源制定规则。2005年,德国根据欧盟《环境噪声指令》对《联邦排放控制法》进行了修改。此外,德国政府还针对航空、道路交通、工业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降低噪声污染对企业员工的影响,德国2004年和2007年分别出台《德国工作场所条例》《噪声及振荡职业安全健康条例》,要求工作场所遵守噪声最小化原则。同时雇主需要作出噪声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员工进行提醒、提供听力保护器以及预防性职业医疗服务等。 在噪声治理的措施方面,德国将噪声污染控制分为3个层级:首先要从源头上避免噪声;第二优先级是减少传播途中的噪声;最后是减少接收者层面的噪声。为精准施策,政府部门对主要道路、铁路、机场及城市群绘制噪声地图,并据此与各地民众商讨制订减少噪声行动计划。 政府的主要治理措施包括,仅为没有因噪声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工业和商业机构颁发运营许可证、铺设更具吸音功能材料的公路路面、在规划夜间飞行路线时将噪声保护列入考虑因素、为铁路机场附近居民安装隔音玻璃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德国修改《联邦排放控制法》,免除了对6岁以下儿童噪声限制的规定,将日托中心、儿童户外游乐场地、球场等场所产生的儿童噪声排除出“有害环境”的范围。此外,一些联邦州的相关法律也对婴幼儿在“安静时间”内哭闹等行为予以宽容,但同时认为,家长有义务考虑到邻居的身心健康,以教育方式减少孩子对他人的影响。 法国 新式的“噪声雷达” 记者 刘玲玲 近一段时间,多个“噪声雷达”亮相法国巴黎、尼斯、图卢兹等城市街头。正式运营后,超过规定分贝的车辆将被自动记录违规,并处以罚款。法国对噪声既“治”又“防”,不断完善和细化相应法律法规,同时增加科技在降噪中的应用。 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不久前公布了一组数据,在法国,约有2500万人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其中900万人因噪声污染导致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在法国,噪声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470亿欧元(1欧元约合7.0元人民币)。其中交通噪声、工业噪声以及社会环境噪声是主要噪声来源。 数据显示,交通噪声是法国噪声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早在1992年,法国便出台了噪声治理方面的法律,对交通领域噪声实施预防结合治理的政策。2002年欧盟通过《环境噪声指令》,为成员国交通噪声污染治理提供了共同框架。法国按照该框架为主要道路、铁路、居民区等绘制了噪声地图,并通过不同颜色显示不同噪声水平。民众只需输入邮政编码,便可在市政地图官网上查到噪声污染的程度。这一噪声地图每5年更新一次,地方政府会在此基础上采取“环境噪声预防计划”,以预防和减少环境中的噪声。 针对工业噪声污染,法国《公共卫生法》规定,公共或私人工程,以及与建筑物相关的任何工程必须经过申报,得到授权才可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当地主管部门规定的材料和设备使用要求。此外,施工方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限制噪声,如尽量使用低噪声型号的动力发动装置、采取围挡隔离或其他降噪措施等。施工场地需要对主要噪声源进行检测,一旦超过规定要求,就必须及时进行整改。 《公共卫生法》也对体育、聚会、文化休闲活动产生的噪声作出细致规定。整体原则是在公共或私人场所,任何噪声都不得因其持续时间、重复性或强度,影响到邻里的安宁及健康。一旦出现噪声扰民现象,居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过程中,市镇政府将发挥主要的调解作用。在与噪声制造者当面沟通无效后,居民可向市镇政府投诉。若持续无法解决,可要求市镇政府出具申诉证明,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国家统一法规之外,法国不同城市还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噪声治理措施。例如,巴黎市政府在过去5年出资对高速公路的相关设施进行改造和翻新,对部分居民区建筑增设隔音设施。 法国国家噪声管理委员会主席劳丽安·罗西认为,法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噪声污染进行了细致划分,让噪声治理有章可循,“但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以高效和经济的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噪声,隔音墙虽然有效果,但是非常昂贵且不美观。因此我们正在研究通过路面改造、速度限制、发动机更换、广泛安装‘噪声雷达’等手段,从而进一步从技术方面来对抗噪声污染”。 英国 直观的噪声地图 记者 邢 雪 英国通过法律手段治理噪声污染由来已久,早在中世纪就有针对噪声扰民的法律裁决。1974年,英国出台《污染控制法》,赋予地方政府处理某些类型噪声的权力;1990年,《环境保护法》将有害健康的噪声定为滋扰;1996年,《噪声法》规定使用固定标准来管理有关场所的夜间噪声等。 为了帮助决策者和居民了解噪声污染的程度,英国在2000年完成了伯明翰城市噪声地图,2004年又推出了伦敦道路交通噪声地图。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声压级,人们只要登录噪声地图网站并输入邮编,就可以查到相关街道上噪声的大小。噪声地图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规避噪声的指南。伦敦道路交通噪声地图甚至一度影响了伦敦不同地段的房屋价格。政府则可以通过噪声地图直观了解噪声污染情况和治理效果。 2019年,英国发布了第三版英格兰地区噪声地图以及相应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未来5年,英国政府将根据噪声地图所显示的情况,采取行动加强管理,尽可能降低公路、铁路、飞机等带来的噪声,同时继续保持低噪声地区良好、安静的环境。 今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认为,城市噪声污染是世界上“新出现的最大环境威胁”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交通噪声列为西欧第二大健康不良原因,仅次于空气污染。研究人员发现,高噪声水平会导致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发病率增加,还会对患有自闭症以及其他发育系统疾病的人们产生严重影响。早在2012年,英国的调查报告显示,该国有500万人受到交通噪声的极大干扰。 2019年,伦敦推出“超低排放区”行动,推动更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这些车辆不仅减少了空气污染,也更加安静,有利于降低城市整体噪声水平。今年1月起,伦敦部分地区在街道上安装声学摄像机,专门拍摄超速行驶的跑车等高噪声车辆,并予以罚款。特别是在夜晚,这些飞驰的跑车常常令居民不堪其扰。 根据英国今年出台的新规,2007年至2016年间注册的汽车行驶时的声音不应超过74分贝,2016年后注册的汽车不应超过72分贝。英国部分地区计划提高针对噪声的罚款额度。目前,相关公司正在研究通过技术改造识别车流中高噪声车辆的精确度,以及如何利用新材料加强房屋的隔音效果等,为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创造更加安静、健康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 严格的法律法规 记者 刘 慧 新加坡地少人多,居住环境密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许多人居家办公,建筑内噪声的相关投诉平均每月上升至超过1000起,较疫情发生之前大幅增加。 为治理和减少城市噪声,新加坡制定实施严格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与管理法案》规定了不同场所的噪声标准。比如医院、学校等地,最大噪声须控制在50—60分贝之间,住宅区须控制在55—75分贝之间。 距离住宅区和噪声敏感场所不足150米的建筑工地,须遵守严格的噪声管控。从2016年至2020年,政府平均每年取缔约150个初次违反周日禁止工作限制的建筑工地。任何不遵守整改要求的个人,或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监禁。 从今年10月起,违反禁止工作限制的建筑工地需要按照政府要求自费安装指定的视频监控设备,并授予政府部门访问这些设备的权限。新加坡政府同时设立专门基金,用于补贴建筑公司购买新式施工和降噪设备等。 为降低机动车噪声污染,新加坡政府规定,出口到新加坡的新车和二手车必须符合噪声排放标准。所有车辆需要定期到检测中心检查,未达标车辆将禁止上路。新加坡政府目前正在进一步收紧车辆噪声排放标准,从2023年4月起,机动车最大噪声必须控制在68—77分贝之间。 新加坡80%以上人口居住在组屋(当地政府规划兴建的公共住房)。组屋装修按要求只能在工作日和周六进行,周日和公共假期不允许装修。为了减少人为噪声,新加坡政府还会在组屋发布睦邻小贴士和指导手册,要求居民在家时不要发出过大音量;避免嘈杂的娱乐活动;确保孩子玩耍时不要发出太大噪声;建议在家具底部安装橡胶塞以减少拖地噪声等。 新加坡还注重运用科技和其他辅助手段降低噪声影响,如政府会在建筑工地附近的住宅区安装噪声测量仪、在地铁轨道上安装隔音屏、为列车车轮安装***等。
|